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8月版
《三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1月版
我们了解父辈吗?我们了解子辈吗?
我们了解自己吗?
《江东梦》用传奇的笔调追溯历史;《春山谣》以扎实的笔力描摹现实;《三城记》借机智的笔法书写新老观念的交锋。连缀而起的这三部曲,展示出百年中国青年青春与成长的一幅长卷,留下了作为小说家的张柠腹中那厚实的文化素养与笔端那摇曳的变化多端。
——潘凯雄(著名评论家)
《江东梦》是一场春秋大梦。在叙述的重要节点上,作者安排说书人出场,民间戏曲的唱词、暗藏玄机的歌谣、预示命运的谶语,让确凿的现实带上了传奇和飘渺的色彩。这是张柠的艺术创造,由此也成就了整部小说亦真亦幻、曲径通幽的效果。
——苏童(著名作家)
8月18日19:30
张柠长篇小说新作《江东梦》
将在南国书香节
张柠,作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三部曲”(《江东梦》《春山谣》《三城记》)及《玄鸟传》,中短篇小说集《幻想故事集》《感伤故事集》,长篇童话《神脚镇的秘密》等。出版学术著作《土地的黄昏》《文学与快乐》《民国作家的观念与艺术》《感伤时代的文学》《枯萎的语言之花》《叙事的智慧》等。
蒋述卓,著名学者,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8月20日15:00
张柠长篇小说新作《江东梦》
分享会
活动嘉宾
张柠,作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三部曲”(《江东梦》《春山谣》《三城记》)及《玄鸟传》,中短篇小说集《幻想故事集》《感伤故事集》,长篇童话《神脚镇的秘密》等。出版学术著作《土地的黄昏》《文学与快乐》《民国作家的观念与艺术》《感伤时代的文学》《枯萎的语言之花》《叙事的智慧》等。
蔡崇达,1982年生于晋江市东石镇,作家,“读懂中国”文学院执行院长,著有非虚构作品集《皮囊》、长篇小说《命运》等。曾获“《南方周末》年度致敬最佳报道奖”、亚洲出版协会特别报道大奖等。
楔子
测字打卦的算命先生钱德玄,人称钱半仙,长期摆摊设点在德茂公寓门前,像一道固定的风景。钱德玄感受着春夏秋冬的更替,目睹着德茂公寓新旧主人走马灯似的变换,审视着门前来去匆匆的行人,这位来自江东乡下的聪明人,偶尔发出暧昧又意味深长的感叹,伴随着招揽生意的快板和歌谣,有节奏,有腔调,有韵味,有玄机。
你的运气好不好?你的运气跑没跑?
报来生辰算八字, 运气长短早知道。
快板节奏,铿锵均匀悠长,好像要使劲将那被搅乱的生活拉回常轨。咔嚓咔嚓的竹板撞击声,时急时缓,时间久了,给人一种单调乏味的感觉,慢慢地被嘈杂的市声吞噬。钱半仙生意好,跟他快板打得好有关,只见他,手起板落眉毛扬,即兴应景把歌唱,韵律起伏声调好,话中有话添迷惘。钱半仙的生意好,还跟德茂公寓底商的人流量大有关,那是江东城年轻男女的时髦去处,比上海的潮流一点也不差。更隐秘的原因,还更跟乱世的人民缺少安全感有关,那些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人,把渺茫的希望和幸福的渴望,寄托在这个蓄长须、穿黑袍、戴毡帽,相貌古旧的算命先生身上。
人类性情古怪,难以捉摸。他们追逐时新,却不相信时新的人和事。他们忌讳守旧,却跟古旧的人和事缠夹不清。清代嘉庆年间,江东城有位士人,名叫戴槃龙,乃城西老宅柳园的主人,他精通术数谶纬,迷恋《河洛理数》《邵子说易》《皇极经世书》之类的冷门神秘知识,身后留下一部叫《柳园仰天录》的著作。这部妄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奇书,因其浓郁的预言和想象色彩,为注重考据的清代正统学界所不屑,但它在民间却很有市场。按照戴槃龙的说法,古人视天甚近,天人之间有亲近之感,言天道就是言人道。今人距天邈远,天人之间没有情分,说人事无关天变。《易经》占卜,细说天道。《尚书》记言,语关凶吉。《周礼》定制,详陈人理。《春秋》记事,兼及天演。暴秦以降,天人两分,人与天日益生分,寒暑冷暖外在于人,灾异得失两不相关。戴槃龙的说法,的确有些玄乎,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比如男人,外貌古旧,古今变化不大,但他们的精神却更接近于今世,圆滑善变,热衷于功利算计。而女人正好相反,她们扮相时新多变,不同的时代追逐不同的风格和样貌,但她们的心思,反而更贴近往古,恒久少变,敏于天人感应。
钱半仙的算命摊档,自然很少有男人光顾。男人平时无所事事,一旦有事就是大事:伤筋动骨吃官司,家破人亡国沦陷。这种事情,用不着算命打卦测八字,要么奋起搏老命,要么认 装孙子,这种事情,既不是智的算计,也不是情的缠绵,那真的是力和命的较量。男人就这样,他们活在这个世上,仿佛一个粗糙的笑话,简单直接,却又性命攸关。
说到算命打卦的行当,提起看相测字的手艺,本来就属于“女人生意”,如果女人再加上有钱,那更是黄金搭配,基本上是送钱的主。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大钱,小钱而已,一个银圆,几张法币。逛街女人忧心忡忡的,不会有太大的事。倘若真的遇到什么大事,不是找男人就是找警察。男人和警察也无能为力的事情,才可能轮到钱半仙,无非是梦境凶吉、恩爱情仇、得失输赢,人生边沿上的事,往左是坦途,往右是悬崖,说小也大,说大又小,每天有,时时起,无伤大雅,但也足以令人心烦意乱,难以安宁。
德茂公寓地处滨江东路和中山北路交界处,东窗朝中山路,北窗朝滨江路。正门和高大的麻石台阶,顺着拐弯的街道拐弯呈圆弧状,朝着大江的方向。公寓正门上方,挂着“德茂公寓”四个红漆隶书匾额。六层公寓楼,底商的外墙安装着稀见的高大拱形落地窗,窗玻璃上绘有彩色的花卉藤蔓。公寓门外的街边,有供游客休息的长椅。公寓正门朝向,并不是常见的“坐北朝南”,而是朝着东北偏北方位,跟中国传统建筑对风水的要求不相吻合,但是德茂公寓的风水和运气,似乎从来都不差,它甚至成了财富和好运的象征。江东人说,德茂公寓走的不是土运,它走的是洋运。尽管从德茂公寓正门出进的人,还是洋人居多,但公寓左右两边的底商,却是市民消费的好去处,有百货商场,有戏场茶馆,有饭庄酒肆。对江东人来说,去德茂公寓消费游逛是时髦,所以这里的生意一直都好,人气也一直很旺。
江东的老城区在城西,政府机关,医院学校,都集中在西区。德茂公寓这一带以前是郊区,老辈称之为“校场东”。练兵打靶和枪决犯人用的校场,已经很偏僻,德茂公寓还在校场东边,再往东就是“东郊墓地”,可见它多么偏远荒芜神秘。女人在骂人的时候,都喜欢说“去死吧”“死到校场东去吧”。自从“东郊墓地”一带建起了天主堂和医院后,“校场东”才慢慢繁华起来,成了江东的新地标。唯一的有轨电车,贯穿西城和东城。一块废弃的坟地,还经常闹鬼,扔在那里也是扔,结果被外国人整治成了繁华的街市。
德茂公寓东侧外墙的方形水泥牌上,镌刻着“De Mao apartment Sept.,1908.”字样,二十多年过去了,字迹凹槽里的红漆还依然醒目耀眼。德茂公寓的出现,让那些对老租界失去新鲜感的江东人,眼前又为之一亮。这幢姗姗来迟的洋房,不仅在江东低矮的徽派建筑群中鹤立鸡群,也使得早些年建起来的教堂和医院等西洋建筑黯然失色。江东市民对这幢洋派公寓楼的态度很暧昧,既好奇又警觉,经常忍不住要去逛一逛,看一看。看着看着,他们又心存疑虑,觉得它终究还是个异类,楼房的造型,门窗的色彩和款式,散发出来的气息,都是陌生的。尤其是不习惯那些穿黑制服的雇佣门卫,不知是安南人还是印度人,站在那里昂首挺胸,像一尊雕塑,路过的人总按捺不住挑逗他的冲动。
有位在德茂公寓门前摆摊卖香烟零食的小商贩,叫陈祥根的,摊档就设在正对着德茂公寓大门的路边。陈祥根觉得,那门卫的眼睛好像总是在盯着自己不放。他试着左躲右闪地摇晃几下,门卫的眼珠依然盯着他。陈祥根觉得自己受到冒犯,便去回敬那门卫,掸掸他们的衣服,碰碰他们的帽子。门卫有纪律,不能随便乱动,只能置之不理。陈祥根挑逗了一阵也觉无趣,就回到摊档边去了,再扭头一看,门卫的眼珠还盯着自己。陈祥根有些烦躁,又走过去挑逗,开始是捏脸蛋,再后来又用力去扯门卫的胡须,终于把门卫惹怒了,拿起警棍一顿暴揍,抬起穿高帮牛皮靴的脚往陈祥根肋骨上踩,把陈祥根打得晕倒在地,被人抬进了医院。消息上了《江东新报》,市民闻讯,群情激昂,说看吧看吧,他们终于露出牙齿了,哪有不吃肉的狼啊!于是,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活动。《江东新报》刊登文章,号召全体市民抵制洋货,一时间,繁华热闹的德茂公寓门可罗雀。
僵持了两个月,德茂公寓急了,一边用金钱开道,一边登报道歉,公布处理意见,解聘了那个看门的临时工,接着又搞各种商业促销活动。他们还雇来了一批十八九岁二十岁的女孩子,穿着露胳膊露腿的旗袍,在德茂商场门前唱歌跳舞,见人就送礼物:小瓶香水、生发油、蛤蜊油、印花信笺、曲奇饼,都是洋货。江东人架不住物质的诱惑,又纷纷聚拢到德茂公寓门前,排队领礼品。德茂公寓很快又恢复了从前的繁华,商业消费活动依然如故,只是值勤的门卫身边,多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勿触摸”四个字。陈祥根的摊位,被算命打卦的钱德玄钱半仙占了。
人们不得不佩服德茂公寓主人处变不惊、应急公关的能力。但是,德茂公寓的主人究竟姓甚名谁,却一直是个传说。
……